目前全国掀起一场寻宝热潮,各地的电视媒体鉴宝节目层出不穷,广大的收藏爱好者都寄望自己的藏品能在鉴宝热潮中发掘出宝物,藏宝者更寄望鉴宝专家能给自己的宝物一锤定音,使自己的宝物升值数倍,这个出发点无可厚非。由于收藏市场的兴起,有自我鉴定常识的藏家是极少的一部分,他们大多数都是爱好者,对藏品不甚了解。由于活动的展开,鉴宝专家便出现在各种场地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鉴宝服务,那么专家的鉴宝意见无论对与错,对藏家的宝物都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但是专家的一次鉴定真的能一锤定音吗?
首先我们作为收藏爱好者应该了解自己的藏品是那一类,作为收藏爱好者应该首先对专家的专业特长要有所了解,而且要了解你找的专家是否对藏品有专业的鉴定知识。因为没有一个专家会样样精通,如果专家的专业不对口,鉴定那真是隔行如隔山。假如青铜器专家鉴书画、书画鉴玉器、玉器鉴陶瓷,这样的专家鉴定结论你能信服吗?而且有些专家为了个人利益或者专业水平受限,往往对物品把握不准,所以得出的鉴定结论也只能是仅供参考,我们也不能过分当真。虽然他们见识多广,但不能代表他的鉴定专业水平,因此我们在鉴定取向过程中一定要有冷静的头脑,细心地分析,这样才能找到准确的鉴定专家。 目前,鉴宝活动中一些专家见解大家也可以商讨的。如最近一个朋友问我对上年底中山一次鉴宝活动中发现的一张徐悲鸿花鸟作品有何看法。我明确告诉朋友我对此画有不同意见,原因有几个方面:1、该画构图比例不对、笔力柔弱,特别是画竹的笔力之差应不是大师所为。2、时间与徐悲鸿现存的作品种类对不上,该画落款“振青先生惠存,二十七年秋,香港道中,悲鸿”,民国27年即公元1938年,虽然徐悲鸿有写过花鸟类作品,但时间多为1942至1944年期间,因为当时徐悲鸿在重庆中国美术学院任教,时值抗日战争期间,加上徐悲鸿身体有病,可能这个方面原因使他的油画创作大大减少,这期间徐悲鸿画了不少国画作品,其中以花鸟画较多。徐悲鸿虽以油画为主,但其国画笔墨流畅、线条有力、构图严谨。在1937年后,徐悲鸿随着中央大学迁往重庆,1938年期间在广西主持全省中学美术教师讲习班,那么徐悲鸿怎会在那年秋突现在香港,而且画风也是数年之后的风格呢?3、该画印章好像在我所看到的徐悲鸿国画中没有见过。因此,我对朋友说对专家的鉴宝意见有不同看法。 当今,艺术品的鉴定是一门很独特的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很重要,理论是你对整个专业知识的了解,实践是你对器物的真正认知。很多人以为专家样样皆专,那真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如果一个专家他样样皆通那么等于样样不通。专家只能说他只是有某一方面的专长,并不是指所有皆专。因为我国的历史文化深远,陶瓷、书画、青铜、玉器、杂件等等所跨越的时间有数千年之久。比如几千年的陶瓷历史,品种之多地域之广如果不是一个专业研究人员是很难了解透彻。如五代的青瓷与白瓷,宋代五大名窑的官、哥、汝、定、钧及青白瓷,元代的青花瓷、釉里红,明代的青花瓷、釉上彩、斗彩、五彩、素三彩与各种单色釉瓷,清代的青花三彩、粉彩、珐瑯彩,还有各类像生瓷和仿玉石、木纹、漆、铜釉单色瓷等等。由于地域不同窑口众多,并出现了各地不同的窑口如龙泉窑、湖田窑、长沙窑、醴陵窑、德化窑 、宜兴窑、石湾窑、淄博窑、耀州窑等。而中国书画自唐宋以来,历朝历代名家辈出,流派各异。人物众多如六朝三杰、五代四大家、北宋三大家、南宋四大家、元四家、明吴门四家、清六家、画中九友、金陵八家、清初四高僧、扬州八怪、画中十哲等;画派众多如黄筌画派、湖州竹派、徐熙画派、北方山水画派、南方山水画派、米派、湖州竹派、常州画派、吴门画派、松江画派、浙江画派、新安画派、黄山画派、虞山画派、娄东画派、江西画派、海上画派、岭南画派、民间画派、金石画派等。所以鉴定者必须先要对史料有所了解,才能准确把握住藏品的风格与特征。鉴定者除了书本知识和实地考证的经验外,还必须有市场实战经验才能准确无误地判断出物品的真伪,单凭一点书本的知识根本是无法判断出物品的真伪。我国的鉴定大家耿宝昌、徐邦达先生就是最好的例证,他们数十年的市场和实地考证经验炼就出一对火眼金睛,真伪很难逃出他们的判断。 因此,我们在听取专家的鉴定意见时应该理性地来接受,特别对隔行专家的意见更不能太当真,应带着思考自我分析,不应盲目地全部接收,更不能认为专家说的就是百分之百正确的,特别对一些有争议的藏品应该找一些与藏品对口专业的专家来论证,这样才是真正负责任的收藏心态。藏者在没有鉴定知识的时候千万不要有捡漏的侥幸心理来买东西,也不要听到一些隔行专家的鉴定意见就得意忘形,以为真的手中有宝,如果一厢情愿信以为真,那真是黄粱一梦。
本站责任编辑:刘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