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代书法 | 当代书法 | 书法组织 | 培训中心 | 校园书法 | 报刊书籍 | 网上商城 | 在线拍卖 | 书法常识 | 鉴赏收藏
论坛 | 书学理论 | 点击名家 | 老书法家 | 中青书家 | 小书法家 | 硬笔书家 | 书画展厅 | 赛事信息 | 江南扇艺 | 招牌题字 | 工艺雕刻
首页>>学术研究>>新闻
会稽刻石碑址考析
日期:2010-12-23 15:24:28     来源:   编辑: 

 

   

会 稽 刻 石 碑 址 考 析

       兰亭书画研究院   祝人良

 

“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东巡会稽时,丞相李斯撰文书写的一块石碑。由于这块石碑书写的文字删繁就简、形体齐整、刚柔圆浑挺拔而受到了秦始皇的喜爱和推崇,他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与其它六块石碑一起定为标准字体,令全国使用。这就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小篆,也称秦篆。它的出现,对规范汉字起了很大作用,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数千年来,石碑的书法艺术受到了一代又一代文人雅士们的器重,尤其是书法界的捧。唐代张怀瑾称颂李斯的小篆:“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园妙绝。”然而,“会稽刻石” 碑虽在中国书法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但由于其只有艺术价值,而无经济价值,故一直未引起历代官方的重视,以至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任它在野外风吹雨打、烈日暴晒。文字被渐渐的剥蚀、淡化,到宋代连这伤痕累累的石碑都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历史的悲哀,是中国书法艺术的重大损失,也给后人研究石碑的历史带来了困难。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旅游热也持续升温。于是,开发文化旅游资源成为热点。为发展地方经济,各地都在挖掘、整理文化旅游资源,并加以开发保护,这是令人欣喜的。然而,在挖掘开发文化旅游资源上也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一些地方在经济利益驱使下,相互争夺文化旅游资源的情况时有发生。我认为:在没有历史的、全面的、科学的考证情况下,仅凭个别学者的片言只语,牵强附会地进行开发建设,这是很不理智的,如果搞错了,会贻笑大方的。各地利用历史文化,开发旅游产业,发展地方经济无可厚非。但一定要尊重历史事实。在学术上大家可以相互争论,但在实际开发时一定要慎重。要全面的、科学的论证,不能偏面的、简单的下结论。我不去评说“会稽刻石”碑址绍诸之争的孰是孰非,只想谈谈我对碑址的一些研究、理解和分析。

一、从历史记载的史料考证,此碑应在会稽县境内。

1、《史记·秦始皇本纪》,录下会稽刻石全文,并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南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

2、《越绝书》记载:此碑取钱塘浙江岭石,石长四尺,南北面广六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文立于越东山上。

3、孔皋《会稽志》也记载,“碑在秦望山,昔秦始皇登此,使李斯刻石,其碑见在。”

4、南朝孔晔《会稽志》记载:碑在秦望山,“秦望山,在州城正南。秦望为众峰之杰,入境便见,始皇刻石于此。

5、南宋姚令威在《西溪丛语》中记载:此碑不在秦望山,而在秦望山南的鹅鼻山,他在绍兴(1131年—1162年)初年见过这块碑。他曾亲自上秦望山之巅,但并无见到此碑,而到了另一山,即鹅鼻山,只见上顶有石如屋大,插一碑在其中,碑上铭文因被长年风雨剥蚀,已有缺画。

6、陆游在姚之后也曾登山寻碑,但所见已是散弃的残碑。他在诗中写道:“秦皇马迹散莓苔,如锈非锈凿非凿,残碑不禁野火燎,造物似报焚书虐。”从这句诗看,此碑似被火烧过。近代有人登鹅鼻山考察,虽未见碑,但两石之间立碑处有人工凿痕,其侧有采石的遗

痕。

7、《康会稽县志》记载:“刻石山在县西南五十里,一名鹅鼻山,自诸几入会稽,此山为最高,以始皇刻石在其上。

从史书记载来看,“会稽刻石”无论在秦望山也好、鹅鼻山也罢,尽管记载有所不同,但都是在会稽境内。所以,这块刻石碑在会稽县应是无疑。

二、从会稽刻石的名称来分析,此碑应在会稽境内。

为什么叫“会稽刻石”而不叫诸暨刻石呢?说明这块碑石的地界应该在会稽县境内,而不是在诸暨境内。这里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二个概念,一个是会稽,一个是会稽山。会稽是一个行政区划名称,而会稽山是整座会稽山脉的总称,即以始皇南巡前的会稽山为主脉,包括东干、西干山脉。其地域遍布山阴、会稽两县的岭、尖、峥、阜、岩、峤、丘等。行政区划是有明确界线的,而会稽山脉则可能超越行政区划界线而延伸,当然,这个延伸是有限的。

然而,我们现在的名称是“会稽刻石”而非会稽山刻石,这是有史料记载的。据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五次外出巡幸,共刻有七块碑:最早是《峄山刻石》、依此是《泰山刻石》、《琅琊刻石》、《东观刻石》、《芝罘刻石》、《碣石刻石》、《会稽刻石》。 “会稽刻石”为秦始皇巡视天下的最后一块碑,也是字数最多、书法最好、影响最大的一块。由此可见,“会稽刻石” 中的会稽指的是行政区划名称,也就是秦始皇到会稽后刻的一块石碑,故称“会稽刻石”,而非“会稽山刻石” 。

然而,会稽山是山阴、会稽两县的主要山脉,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也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

士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奠定了会稽山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峰峦矗

嶂,巍娥挺拔。“会稽刻石”立在这风景旖旎的会稽山上非常恰当,并十分符合秦始皇作为一代帝皇高屋建瓴的雄才大略和气魄,更符合他借祭禹镇越之目的。因为镇住了会稽山,也就镇住了会稽、镇住了大越、镇住了使他寝食不安的大越疆土,以稳固他的嬴秦江山。

所以,无论从碑石的名称,还是从立碑石之目的而言,秦始皇都是冲着会稽这个行政区域来的,说白了,就是冲着会稽地域内的反秦势力来的,而决不是冲着一座对朝廷毫无威胁的群山而来,群山只不过是他借机厌之的一个载体。因此,我们可以这么说:“会稽刻石”是秦始皇为镇住会稽人民而刻的一块刻石,所以,这块刻石当然应该立在会稽境内的会稽山上。

三、从秦始皇东巡会稽的理由来分析,此碑也应在会稽县境内。

秦始皇为什么要东巡,其目的是镇大越,以稳固其政权。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镇大越呢?因为大越曾是春秋时期越国国都,越族历来是一个好战的族群。秦统一六国后,各地的反秦势力还很猖獗,秦王朝随时都有被颠覆的危险。为巩固历尽艰辛打下的江山,秦始皇亲自巡视天下,周览远方疆土,一是借出巡祭祀死在出巡途中的两位古代帝王,一位是南巡途中病死在苍悟的舜帝,另一位便是东巡病死在会稽的禹帝;二是借出巡镇压“天子之气”,也就是反秦势力猖獗之地。

   大越曾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会稽雪耻之地。平吴后,勾践成为春秋末期独霸一方的最后一个霸主,所以秦始皇对越地很不放心。  秦三十七年,一位擅长 “望气术”的术士夜观天象后向他进言: “东南有天子气”, 秦始皇深信不疑,认为远在南方的会稽极有可能成为颠覆秦王朝的一股潜在力量,必须镇之。

然而,如何镇越呢?镇压不行,平定天下后再不能用镇压之法。秦始皇虽是一代君,便也深谙治国之道须仁也。“仁者无敌,仁得民心” ,仁治天下是治国方略之一。

大禹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也是上古最伟大的治水英雄,还是他出巡中要祭祀的两位古代帝王之一。然而,这位古代帝王的家就在会稽涂山,这里有他美丽的妻子女娇和可爱的儿子启,他“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故事被传为佳话。禹崩后葬于会稽,在今宛委山,有禹穴,立有一碑,名“大禹陵” 。越族人民十分尊敬这位治水英雄,一直以大禹为荣,以大禹为傲。秦始皇觉得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机遇,多么好的载体,吾何不借祭禹顺应越族民心,这既可得到越族人民的爱戴,也为镇越巡游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何乐而不为呢?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三十七年七月癸丑,始皇出游,……上会稽祭大禹,而立刻石颂秦德。也就是说:秦始皇有了冠冕堂皇的理由后,带上丞相李斯等大臣上会稽,祭大禹,并刻石颂秦德。

因此,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在会稽祭大禹,刻石立碑,这块碑当然应该立在会稽县,怎么可能立到诸暨去呢?这个最起码的道理无需累释!所以,从其东巡的理由来说,刻石也应在会稽县境内。

综上所述,刻石碑无论从史书记载、名称还是秦皇巡游立碑的理由诸方面来考析,都应在会稽境内,也就是秦前的大越,秦时的山阴,东汉的会稽郡治山阴,隋开皇的越州、山阴、会稽县,今之绍兴也。这是我撰文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即刻石碑的归属问题;第二个要解决的是刻石碑的具体位置,历史上没有统一的定论,我也不可能下定论,但通过我的合理推理,可以印证刻石碑在鹅鼻山的史书记载

 

四、刻石遗址今安在

    会稽刻石在会稽的悬念已有了答案。然而,会稽山脉这么大,刻石碑究竟在哪座山,哪个峰,哪个具体位置呢?历代《史书》记载并不具体,学术界亦众说纷纭。然而,我从史书记载,秦始皇刻石目的,风水等几方面进行综合的研究分析后,认为刻石碑应在鹅鼻山山顶,具体在石如屋大处。理由是:

1、史书记载:主要是南宋姚令威在《西溪丛语》中记载:此碑不在秦望山,而在秦望山南的鹅鼻山,他在绍兴(1131年—1162年)初年见过这块碑。他曾亲自上秦望山之巅,但并无见到此碑,而到了另一山,即鹅鼻山,只见上顶有石如屋大,插一碑在其中,碑上铭文因被长年风雨剥蚀,已有缺画。……。

2、秦始皇刻石的目的是镇越,怎么镇,切断会稽的龙脉以厌之。

3、从风水学的角度:会稽山脉犹如一条巨龙。龙头岗是龙之头,鹅鼻山则是龙的咽喉,石如屋大处正是咽喉之中,而巨石中开,便是切断了龙脉。然后,插上石碑,这条龙不被镇住了吗? 再不可能飞起来了,也就是会稽人民再不可能威胁到秦王朝了。秦始皇达到了南巡镇越之目的。所以我认为这应是“会稽刻石”的立碑之处。

 

[编辑:zgsfw.net]

相关主题:


    
电话:0575-85871084 传真:0575-88646768 电子邮件:zgsfw@126.com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 著作权、版权声明 ICP:浙ICP:05015423号
Copyright 2003-2004 www.lts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