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通才”,很容易就让人想到知识尚未学科化、专业化、职业化的时代,古今中外的那些名贤圣能,如老子、孔子、孟子、庄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百科全书式”的文化人物。社会分工的专门化与职业化使得学科不断分化、细化,这是近现代社会发展之必然。古今理解“通”存在差异,古人之谓“通才”,基本上属于“文”之范畴,虽然有些领域存在差异,但“本是同根生”,现代则有金融、国债、证券、管理、营销、建筑、交通等无所不有的门类,很多领域相距很远,甚至“一点关系”也没有。这是知识生产制度化的必然产物。在这样的专业化环境下,绝大多数人都囿于各自领域,成为“专业技术人员”,即拥有某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拥有一个专业平台,赢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现今被称道有才干、高智商的人物,充其量也只是限于某一领域。因为现代人更多侧重技能,比如秘书,属于“万金油”式的综合型人才,但不是通才。
通才出现变得越来越难,有时想门门精通,反而样样不通。有些门类始终需要通才,以前蔡元培谈论办大学,要具备“高等常识”,才能“兼容并包”。学识渊博而且兴趣广泛,才能有学术上的前瞻性与判断力,所谓“识鉴”和“气度”,均以此为基础。“通才”之“通”即“博”之意,在于融会贯通,一通百通,步入会通之境。书法是一种综合性文化积累,切忌就书论书,眼光狭隘,围绕着书法小圈子一边转悠,一边忽悠。浏览书法史可以发现,古时从事书法的最具才华之人,现在则倒过来了,选择书法是一种无奈。就拿考书法专业来说,很多人是考不好文化课学艺术,美术考不好考书法。大多临阵磨枪,突击两三个月,侥幸过关,落实工作时没有就业已经失业,自然难以坚持。
目前书法圈之所以给人感觉“通才”很多,原因其实是鱼龙混杂。任何人都可以进来插一竿子,混碗饭吃——有些人原先确实也是某个行业或者领域内的“明星”或者“精英”,给人感觉十八般武艺,样样在行。其实是利用声名打差异牌,博取更大的名声和利益,任何一方面都能分一杯羹。犹如现在的明星,拍电影的一定要唱歌,显得多才多艺,不然对不住自己。书法需要修养全面的通才,并不是只作为一种点缀。必须反对那些刻意而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举止,将自己塑造成“高、大、全”形象,扬短避长,出乖露丑。书法成为一种爱好便已足矣,别动不动以“家”自居,甚至想当然认为是大师。
爱好书法就得老老实实读书临帖。如今一些书家贪多求全,不但书法、诗词、绘画和篆刻要样样“精通”,书法中的真草篆隶也要品种齐全。有时是出版作品集的需要,聊备一格,很多时候反而露出马脚,成为败笔。《中国书法全集·米芾卷》基本上就是行书,百观不厌,丝毫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因为这是米芾一生的总结。现代人几年要出版一本作品集,或者一年出版几本作品集,作品不耐看,令人厌倦,必须多准备一些花色,但处处捉襟见肘。书体花样再多,只是模仿,不能融会贯通,此时反倒不如“一招绝”。通才做不了,不如退而求其次,做个专才。如今人的精力受到整个社会节奏快的牵扯,各方面只能浅尝辄止。现代人采取一切办法节省时间,可以干更多的事情,提高效率,时间就是金钱。书法展览强调“重奖之下,必有勇夫”,没有淡然读书的心境,也少了独立思考的时间。知识面狭窄,思想封闭,加上沉湎网络,少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就如同种在花盆里的小草,撑死了也高不到哪儿去。知识渊博,对于书法驾轻就熟,似平原跑马、游刃有余。通才是大师,大师是几代人积累的结果,只有在众星拱月的环境中才能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