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代书法 | 当代书法 | 书法组织 | 培训中心 | 校园书法 | 报刊书籍 | 网上商城 | 在线拍卖 | 书法常识 | 鉴赏收藏
论坛 | 书学理论 | 点击名家 | 老书法家 | 中青书家 | 小书法家 | 硬笔书家 | 书画展厅 | 赛事信息 | 江南扇艺 | 招牌题字 | 工艺雕刻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
2005年拍卖市场走势
日期:2005-5-23 14:07:29     来源:   编辑: 
  当中国艺术品拍卖以60多亿——2003年三倍的成交额告别2004年的时候,一些人认为这是虚火,2005年将会进入调整期;另一些人则认为这是市场刚刚启动的必然行情,后市还将继续走高,北京荣宝拍卖公司总经理王倚山持后一种看法。
2004年秋拍前对市场走向还抱着忐忑心情的他,2.5亿元成交额、创公司成立10年新高的秋拍赫赫业绩,更坚定了他所持的观点。业内人士认为,荣宝秋拍的成功和对后市的影响,不仅体现在其高额的成交量上,更表现在与这个成交量同样辉煌的秋拍过程中,所采取的过人举措和比成交量更重要的服务上。这些举措和服务所具有的市场象征意义,代表了目前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主流和趋势,这预示着2005年仍将会有一股大的行情。
  服务意识逐步增强
  将吸引更多人气

  尽管从成交量上来说,荣宝秋拍位居北京翰海、中国嘉德和中贸圣佳之后,但从其表现出来的新气象来说,它更能代表中国艺术品拍卖的深刻变化。荣宝秋拍较高的成交额,并非是从拍品数量多、种类多得来的,而是从拍品数量不到400件、拍品种类仅限于古代和近现代书画得来的。就是在这为数较少的拍品数量和种类中,荣宝秋拍对于公司和拍卖业而言,却开创了诸多第一。
  对荣宝来说,公司成立10年首次成交额突破两亿元,比2003年7月改制以前8年的拍卖总和还要多,是公司改制以来的最大收获。在这场秋拍中,公司还首次收到国内买家几百万元用美元结算的款项。从拍卖业来说,12月18日上午举行的书画拍卖,仅233件拍品,成交总额高达1.0673亿元,是国内拍卖市场首次成交总额超亿元的单场拍卖,也是国内首场综合性书画拍卖成交率达到100%的拍卖会。同时,在此次拍卖中,有十二项书画拍卖纪录在一日内创造,也是荣宝公司和整个拍卖业很少见的。
  北京荣宝总经理王倚山表示,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碰上人们抢购艺术品的好时期是前提,但在如今拍卖竞争非常激烈的时期,更多还是得力于公司体制的变革和对“诚信为本、信誉至上”服务宗旨的秉承和落实。
  其具体体现在,公司对作品的严格要求和良好的服务上。他认为,由于市场好,现在拍卖公司对于客户的争夺较为激烈,惟有良好的服务才能在其中立足发展。公司在2003年引进了外部资金后,改善了股权结构和分配制度,使公司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并把全力放在了诚信服务上。这次秋拍,公司首次在拍卖市场中提出营销的概念,把好的服务贯穿到客户需要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细节中。
在拍品的选择上,严格控制拍品数量和质量,不搞“画海”战术,优中选优、精中选精;在拍品的真实性上,充分发挥荣宝斋300年来长期与画家及其家属保持良好关系的优势,对每件拍品都注明其来源、流传情况以及获得的相关鉴定证书等;在预展期,将预展现场扩大到了南京、上海、杭州和济南等地;在拍卖师的选择上,选择了在国内拍卖业颇负盛名、个性鲜明而又有感染力的拍卖师刘新惠来主拍。好的服务、诚信的服务才能树立公司的信誉,才能获得好的回报。
  王倚山认为,如何为客户服务好,将会是今后拍卖公司竞争的重点。2004年国内各大公司成交额上都获得了很大的增长,尽管有些公司竞争还靠的是数量,但更多的公司着力点已经放在了服务上。例如一些公司在拍品的分类上 “不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有了更强的针对性,设置了诸多前所未有的专场。一些公司还在拍品的选择上倾听了各方面的意见,邀请各界人士举行座谈会和研讨会等等。因此,可以预见,2005年,各拍卖公司会继续加强服务工作,以此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市场。
  市场启动的背景
  显示艺术品投资为大势所趋

  王倚山分析说,2003年“非典”以来,持续了一年半的艺术品拍卖火爆局面,充分显示了艺术品市场投资热正在启动。为什么作出这种判断?主要因为,一个市场的启动规律,通常来说,前期都会有一个超乎寻常的增长速度,证券市场如此,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艺术品拍卖这段时间以50%—300%的速度增长,符合这一规律,因此可以证明艺术品投资市场已经启动。
  荣宝常务副总刘尚勇表示,其深层原因是,首先2003年“非典”的肆虐,让许多人对生活、幸福和金钱的认识有了一个升华,人们对生命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诠释:有了金钱并不等于拥有了一切。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追求,而艺术品是精神享受和寄托的一种良好出路。
  其次“非典”以前多年艺术品投资的带动和“非典”时期一段不短时间的蛰伏,也让人们对资产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提高。人们发现,与石油、煤炭等有限资源一样,艺术品也是一种有限资源。因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其知名画家毕竟只是一小部分,而一个画家一辈子的名作和精品也并不太多。通常有限的资源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格必然是上涨的。
  再次对艺术品价值的重新认识使社会资金注意力开始往艺术品上转移。王倚山认为,艺术品投资对于房地产、股票而言是最好的一种投资。房地产有不可移动性的特点,变现能力弱,而且一旦持有,就会有高昂的物业管理费用等使用成本。更为致命的是中国土地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这就决定了房地产是有寿命的,并且随地缘经济的变化,不确定性更加增大。股票投资,股票价格的命运也不能掌握在自己手里,变数太大,更多的是听天由命。企业的业绩掌握在企业领导人手里,股票政策掌握在国家手里,市场操作掌握在庄家手里。与股票投资相类似的金融投资,目前也不景气,美元汇率持续走低,带动了人民币贬值,欧元投资人们不习惯,因此货币市场时下已经很难吸引到人了。
  而艺术品投资就不同了,房地产、金融投资所存在的这些问题正是它的优势。艺术品自身的艺术价值,决定了其市场价值,稀缺性决定了永久的需求,因此艺术品永远增值是任何一种商品无可比拟的。“盛世收藏”,这也是国运昌盛的必然。从当前的艺术市场表现来看,也能说明人们已经把艺术品当作了一种重要的投资手段。过去,参与的买家主要是业内人士,也就是一些艺术品商店的经营者和一些送礼的人。而现在推动市场的主要是一些有着企业经营背景的投资者。他们不仅把它看作是精神产品,用来提升企业形象,更把它作为保值增值的一种投资渠道。
  正是在这几方面的作用下,使艺术品这两年,尤其是2004年出现争抢现象,使艺术市场轰隆隆地启动起来,不仅国内人参与了,海外人士也大量涌入。艺术品市场启动的这些深层原因,艺术品的价值得到许多人认可,决定了这个市场的发展不会是短期的,而是长远的。
  规模竞争将会使
  2005年成为市场逐步规范年

  从拍卖市场所处的阶段来说,目前市场已经到了规模竞争阶段。规模竞争意味着,拍卖公司将会更多地从客户角度来做,将会更多地规范公司的行为,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刘尚勇认为,一个市场的发展通常分为三个阶段,起步是自由竞争阶段,发展是规模竞争阶段,最后是垄断竞争阶段。对西方拍卖市场来说,目前已经发展到了垄断竞争阶段,因为,西方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竞争和淘汰目前只有两大拍卖公司,即佳士得和苏富比。而就中国来看,目前已进入了规模竞争阶段。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自1992年起步后,经历了自由竞争阶段。当时,冒出了许多拍卖公司,拍品鱼目混珠,什么艺术品都可以上,许多企业从中赚了不少钱。而现在不同了,经过自由竞争阶段,目前拍卖市场的规模竞争特征已经显现,公司的竞争已经表现为规模化的竞争和各自优势的竞争。初步出现了一些取得竞争优势的公司,呈现出强者恒强的局面,并给后来者树立了一道门槛。
从2004年秋拍来看,北京翰海是6.25亿元,中国嘉德是4.8亿元,中贸圣佳3.2亿元;北京荣宝2.5亿元,创造了2004年拍卖成交总额60亿元三分之一强的业绩,规模优势比较明显。同时这几个公司不仅今年,而且在这两年来都是处在行业领先位置,呈规模逐步扩大趋势。它们显露的原因,主要在于它们都有自己独到的优势,并用明显特色来吸引客户。北京翰海背靠北京文物公司,拥有广泛的资源;而北京荣宝有百年老店荣宝斋做背景,在近现代书画方面有着强大的优势。
  刘尚勇分析说,尽管目前全国各地的一些人,看到拍卖市场的巨大潜力,竞相成立艺术品拍卖公司,挤进拍卖领域。但是,现在市场情况再也不像自由竞争阶段了,新的公司要想再从中分到一杯羹将会非常困难。因为,在规模竞争阶段,一些规模较大的公司经过长期的发展,得到了客户的认可,各自都已经拥有固定的、牢不可破的客户资源,同时树立了自己的信誉和品牌。这些客户的朋友也会选择这些公司,从这些规模较大的公司领先于行业成交量的增长速度来看,完全能说明这一点。新成立的公司要想再立住足,除非能有过人的优势和服务。
  因此,可以预见,处于规模竞争的当下,拍卖公司之间的竞争将会逐渐激烈,公司之间将会多在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上下工夫,逐步规范自己,寻求核心竞争力,提高服务,吸引客户。再想搞 “画海”战术,以此来提高人气,是不可能实现的了。尽管根据中国入世协议,海外公司今年可以进入国内市场,但鉴于国内艺术品市场方方面面的差距,一些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佳士得和苏富比仍将维持2004年在中国内地的活动现状,暂不会来内地进行拍卖。因而在没有国外竞争压力和对比的前提下,这种在竞争中寻求的规范还会是一种逐步摸索的规范。与此同时,管理部门也会更多地参与进来,监管市场。2005年,将是拍卖公司逐步规范的一年。
  王倚山认为,艺术品市场发展的规律已经显示了艺术品在中国的强大生命力。同时2008年是奥运年,因此至少2008年以前艺术品市场会持续走强,因为这是民族的需要,国家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人民生活品位提高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将会参与进来,政府目前可能仍会继续依靠拨款涉足艺术品市场投资。他表示,文化产业是生命力和持久力最强的产业。城市和城市的差距,不是建筑或者其他方面的什么差距,关键是文化的差距。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它能不能生存,能不能发展,也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总结和创新以及学习外来的文化上。文化是国家、民族发展的原动力,艺术品就属于高端的文化产品,因此,其发展的长远性是其他产业无可比拟的。
  从各国艺术品行业发展的现实来说,佳士得和苏富比都是好几百年的历史,而荣宝斋也已经发展了300多年,并且目前都呈蓬勃向上的势头,放眼世界其他产业,能不间断地发展百年以上,已算是凤毛麟角了。对艺术品收藏市场潜力不应该有什么怀疑,尽管我们现在和西方还有差距。比如我们最贵的一幅画也才一两千万,而毕加索的名画却是十几亿元人民币。但是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艺术品迟早会得到世界范围的公认。
[编辑:zgsfw.net]

相关主题:


    
电话:0575-85871084 传真:0575-88646768 电子邮件:zgsfw@126.com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 著作权、版权声明 ICP:浙ICP:05015423号
Copyright 2003-2004 www.lts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