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发现王羲之书法的精致摹本
东京1月8日专电(记者 蓝建中)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日前宣布,其研究人员经过鉴定,发现了中国东晋时代的书圣王羲之的精致摹本。
研究人员认为,根据字体和字面意思,这是7至8世纪时中国唐代宫中制作的摹本的一部分,这将成为了解王羲之书法的珍贵资料。这也是1973年《妹至帖》公开之后时隔约40年再次发现王羲之的珍贵摹本。
这个摹本是五岛美术馆(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理事兼学艺部长名儿耶明(姓“名儿耶”,名“明”)收到个人收藏者的鉴定请求后,又委托东京国立博物馆进行鉴定的。东京国立博物馆陈列品管理课长、中国书法史专家富田淳等人进行鉴定后,认定这是王羲之书法作品的摹本,并认为这个摹本有可能是遣唐使带回日本的。
此次发现的摹本长25.7厘米,宽10.1厘米,分为3行,共24个字。纸是与以前发现的摹本一样的“纵簾纸”(纸上存在竖的条纹)。摹本旁边还附有德川幕府末期到明治时期的古书法鉴定权威“古笔了仲”的鉴定纸条,上写“小野道风朝臣笔”。
富田淳说,认为是王羲之摹本的理由在于:首先,文中有王羲之儿子的名字“期”的字样,而且有“日弊”等王羲之经常使用的措辞;其次,与1973年公开的《妹至帖》(日本个人收藏)等王羲之的摹本酷似;再次,确认存在“双钩填墨”的痕迹,即利用很细的笔描出文字的轮廓,然后将内部用墨仔细填满,这是与现存的王羲之摹本相同的手法。
摹本的文字内容是:“便,大报期转呈也。知不快,当由情感如佳。吾日弊,为尔解日耳。”这被认为是书信的一部分,可以看出王羲之的日常生活和心情。根据摹本开头的文字,富田淳等人将其命名为《大报帖》。
书圣王羲之没有留下真迹,只能通过摹本来了解其字体。据传,唐太宗酷爱王羲之的书法,曾命令宫中的专业匠人制作了大批摹本。日本目前存有《丧乱帖》(宫内厅三之丸尚藏馆藏,注:“尚藏馆”是位于皇宫三之丸内的一座博物馆)、国宝《孔侍中帖》(前田育德会藏)和《妹至帖》等精致的摹本。
《大报帖》是全世界屈指可数的有关王羲之书法的珍贵资料之一,有助于研究王羲之的书风,将在22日于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的特别展览“书圣王羲之”上首次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