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代书法 | 当代书法 | 书法组织 | 培训中心 | 校园书法 | 报刊书籍 | 网上商城 | 在线拍卖 | 书法常识 | 鉴赏收藏
论坛 | 书学理论 | 点击名家 | 老书法家 | 中青书家 | 小书法家 | 硬笔书家 | 书画展厅 | 赛事信息 | 江南扇艺 | 招牌题字 | 工艺雕刻
首页>>新闻中心>>新闻
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评审揭晓
日期:2007-9-30 17:45:49     来源:   编辑: 

 

 

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评审揭晓

 

    

被誉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的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评选工作于9月14日~16日在武汉进行。经过三天紧张、有序的评审,15名评委经过初评、复评与终评,从34182件来稿中,评选出360件作品入展。其中年龄最大者100岁。

    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湖北省文联与湖北长江出版集团联合主办,书法报社承办,长江商报社联合承办,湖北省书法家协会、湖北美术出版社、湖北国创高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协办。

    评委会主任赵长青在评审会议上强调:“我们的评审要对老年人负责、对艺术负责、对大展负责、对评委本人负责。”14日进行初评,评委分为四组,每组3名评委,只要有一名评委同意即可入围下一轮。为了避免遗珠之憾,复查组对淘汰作品进行抽样复查,复查选出的作品直接进入复评。初评从3万多件作品中选出2000件作品,由公证员、监审委员监督包装封存于指定地点。15日,对初评入围作品进行复评,每组两名以上评委同意方可入选。复评出的1300件作品由公证员、工作人员进行电脑登录、编号后,在终评场地按75岁以上、以下年龄分别悬挂。终评在16日上午进行。在兼顾不同风格、不同流派、不同取法的同时,终评充分考虑到老年的特点,关注有个性、有创意、有学术价值的作品。全体评委进行终评打票,根据编号顺序和评审软件投票卡,在应淘汰的作品编号格内涂黑。评委在选票上签名,该票生效。由工作人员核对评委投票卡准确无误后,即在计票大厅内由评委、公证员、工作人员共同进行计票工作。由于使用了电脑评审软件,评选结果能很快通过大屏幕直接显示,这样不但提高了效率,更杜绝了人为的干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公正、公平、公开。16日下午2点,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组委会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所有评委在入展名单上现场签字,公证员宣读了公证词。

    老年作者对书法的热情出乎大家的意料。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的收稿量是中国书协主办的单项展中最多的一次,基本与八届国展持平。本报社长舟恒划在介绍老年展收稿情况时说,投稿作者中,有声名远播的著名书法家,有初学书法的普通爱好者,也有夫妻二人共同参与的书法伴侣,还有不少书法爱好者专程送稿到武汉。中国书协的高度重视与《书法报》专业媒体的优势相结合,使本次大展深受老年人的欢迎,老年作者的广泛参与、热情参与已经证明一切。

    评委会秘书长白煦说,本来预定入展300名,考虑到投稿的数量和质量,评委会报请中国书协,决定入展名额增加至360名。为了鼓励老年人的书法创作,还设定917件入选作品。

    本次展览作品体现了老年人特有的创作面貌和风格。评委会副主任张旭光说,老年展参展作品注重内涵的追求、对生命阅历的表达和赞美。一批写魏碑、篆书以及受吴昌硕、何绍基、于右任影响的作品,表现了十分扎实的功夫和丰富的内涵,我们发现书法从清末到今天在民间延续的线索,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他接着说,从这些入展的作品中还可以看到,老年不老。现在60多岁的老人,在中国书法刚刚复兴的20世纪80年代初期也就是30多岁,他们是踏着时代的鼓点一路走来的,受到展厅效应的影响,作品追求现代感和形式感以及色彩的装饰效果,注重墨色变化。老年作者对生命的体悟超越了技法的层面,入展作品代表了当代老年书法的最高水平。会通之际,人书俱老,老年展验证了书家成长大器晚成的规律,也坚定了我们继续办好第二届、第三届老年展的信心。

    湖北长江出版集团副总经理那拓祺说,优秀的老年书法作品应该是人生价值和思想艺术境界的高度体现,希望通过这些百里挑一的作品来展示全国老年书法的艺术成就,推动书法事业的发展。

    湖北省文联党组书记刘永泽说:“这次活动具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通过展览发现了一批优秀的老年书家,它将载入史册。这次老年展具有非常鲜明的人文关怀色彩,代表了全国老年书法作者的心声,对建设和谐社会、倡导和谐书风具有重要作用。”

    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时间定于11月27日~12月2日,届时360件入展作品将与特邀作品一起在湖北省艺术馆展出。《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作品集》将同步出版发行。
                                                                                                (樊利杰)

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评委名单

主  任:    张  海  赵长青
副主任:    张旭光
秘书长:    白  煦
评  委:    周  持  刘云鹏  胡秋萍  贺中祥  刘颜涛  魏  哲  陈加林
            范正红  于小山  何昌贵  李远东  遆高亮
监审复查组:赵长青 张旭光 白 煦

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览入展名单(360人)

北京(12人):
王丕金 刘卫华 刘清溪 齐长庚 杜振造 李舟 张树栋 岳阳 郑士毅 倪进坤
夏东楼 曾瑞华

天津(5人):
王承尧 李玉海 张汇元 张景源 崔恩贤

上海(12人):

王锡源 叶全福 孙关钰 李渝州 李嘉和 李澄中 张为濂 张祖兆 顾本度 高允浩
郭光裕 徐体森

重庆(5人):
冯守人 刘林 伍昭富 邹元良 雪成

安徽(12人):

王文贵 王伯阳 宋金荣 张畅 张照 张华三 张传英 林明章 周丽 郭大华
梁崇文 盛诗国

福建(5人):

尹德懋 卢典盛 吴端甫 林水 何锦龙

甘肃(8人):

王守廉 石庆云 田文德 杨登华 张维新 金福祥 郭涛 郭智喜

广东(20人):

孔令深 区福林 王敏 叶钊 叶庆伦 刘克刚 刘志远 杜椿杰 陈实 何涤
何佐良 李繁荣 吴道长 赵荫华 高智珠 唐宏锴 袁芬 黄良霭 赖建心 蔡肃榕

广西(4人):

马岱宗 邓逸民 杨枝 莫以然

贵州(2人):

王槛清 周树心

河北(11人):

王海岚 田树平 关庆丰 刘毅 刘汉奇 李芳庆 张文 赵英仁 赵春启 徐奎海
彭世法

河南(54人):

卜晓瑞 马连生 马喜成 马新治 方敬先 王瑄玲 王义庆 王化有 王应大 王宗昌
王建波 白俊升 邝安民 仝相和 左志安 刘东亮 刘志先 刘震英 孙锐珩 许建康
杜起文 陈正 陈国强 陈国富 陈复宪 李玉琪 李全友 李景峰 沈涛 宋铁柱
杨靖国 杨德干 张守俊 张仲汉 张孝然 张建勋 张明学 张喜森 岳文忠 周军
周玉淑 段九思 赵士生 郭西河 郭建星 夏益臣 黄正连 商莹冰 阎本处 韩榜
彭勃 彭岳峰 燕淑芝 戴钟灵

黑龙江(5人):

王洪远 李木 禹明女 赵振宽 徐永库

湖北(19人):

王秦汉 刘毅 刘云亭 孙宇明 汪大坤 汪新民 张述尧 周俊春 赵文斌 敖永才
章明贤 曾文质 詹炳炎 彰志明 张方柏 韩忠学 方柱生 杨孝玉 刘耀治

湖南(13人):

丁华成 刘先前 刘健荪 陈怀玉 张世发 张宗振 周桂华 唐廷臻 唐德斌 龚运泽
曾人骥 曾令刚 路波

海南(4人):

陈友一 吴运环 林书翰 徐德恩

吉林(7人):

于学仁 付松龄 许长安 邢日祥 范秋增 郑文忠 夏茂村

江苏(35人):

丁坤泉 王进 王世田 王作民 王蓝青 田耕 刘亚明 刘松云 朱金明 朱海山
陈玲 陈跃 陈学祥 李乃全 李伯春 李翰修 沈正男 辛道领 杨展 张世业
张泽民 张浩元 张筱宁 周光喜 周蒂莲 周稚云 贺铁军 凌在纯 唐熙 唐修礼
夏达 夏植林 袁仕裕 戚有信 蒋萍

江西(4人):

刘广源 杨中兴 胡郁春 郭兴亮

辽宁(5人):

丁荣山 张百琴 柯载熙 姜希山 高显涛

内蒙古(2人):

刘景瑞 李贺年

宁夏(2人):

杨明德 张鹏程

青海(1人):

宋法增

山东(45人):

丁兴才 马怀中 卫乘马 于长流 于仁吉 井之彬 王桥 王忠堂 王盛林 尹青松
卢立印 田质英 田熙兰 叶菘光 刘效忠 刘建华 牟先文 曲炳仁 何培坤 李成印
沈曰淦 宋修端 杨茂林 张文庭 张开明 张安临 张庆年 张明智 张学亮 张洛洲
张读诏 张淑堂 林嵩瑶 罗复义 周新典 郝高之 姚亭奎 赵大超 赵廷波 顾庆生
郭中章 耿孝宗 徐景林 董诚 戴春兰

山西(4人):

李明杰 赵俊峰 曹国平 梁石

陕西(14人):

丁文德 牛华恩 田建荣 刘建辉 杜穆生 陈安福 李莲君 李景玉 陆芳言 张立业
张嘉屏 侯友宏 赵厚云 崔敬义

四川(19人):

卫家瑜 王佐 冯汝义 卢成春 刘立行 刘先澄 刘国梁 陈太丰 陈怀照 李万果
李光福 李希绪 吴小英 吴锡安 杨厚玉 董智 戢琨玑 蓝航代 蒲元恒

新疆(3人):

王培明 张春阳 范胜祥

云南(1人):

何为俊

浙江(26人):

孔繁强 王亚 付顺法 孙全胜 羊佰福 朱德钧 庄尚俊 陈雁 陈国治 陈耀发
李鸣琰 李惠忠 邱美玲 吴雷达 应厚丰 张涵 金玉琪 金刚裕 周永祥 周兴仓
祝经文 钱勇峰 唐国兴 夏佳奇 章代炎 章炳炎

海外(1人):
李春华

[编辑:zgsfw.net]

相关主题:


    
电话:0575-85871084 传真:0575-88646768 电子邮件:zgsfw@126.com 本站网络实名:中国书法网
中国书法网 著作权、版权声明 ICP:浙ICP:05015423号
Copyright 2003-2004 www.ltsf.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